幕墙具有采光性能良好、美观大气等优势,但与此同时,概念方案阶段的立面幕墙设计普遍存在无法匹配当地气候条件或建筑特定功能的情况,经济性、节能性、美观性、结构稳定性难以平衡,给项目实际建设落地设置了重重阻碍。
中建八局四公司设计管理研究院结合实际案例,剖析立面幕墙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公共建筑立面优化解决方案。
案例1:模块设计,要素兼顾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业主为广东省知名护肤品公司,旨在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化妆品产业园。
设计诉求为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符合公司品牌形象、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立面效果。
四公司设计管理研究院对项目的幕墙设计进行模块化优化,节省建造成本约15%,一举获得设计中标。
优化举措
经济性方面,玻璃幕墙采用模块化开窗形式,提高幕墙独立单元的标准化程度,减少异形独立单元数量,质量可控且安装简便,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材料成本及施工成本。
节能方面,在建筑山墙面增大铝板幕墙使用面积,铝板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尤其是经过保温处理的铝板幕墙用在山墙面,能够大幅提升建筑节能效果。
美观方面,山墙面大面积玻璃幕墙与局部竖向铝板幕墙相结合的表皮肌理提升设计的独特性,“竖明横隐”的幕墙分隔方式增强表皮的整体感,使得外立面简洁大方、轻盈灵动。
通过以上优化措施,本项目玻璃幕墙设计实现了经济、节能、美观的巧妙平衡。
案例2:因地制宜,功能匹配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青岛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1360亩,规划建筑面积56.7万平方米,其中转化医学中心2万平方米。转化医学中心主要由动物饲养实验区、普通实验区、辅助区等构成,建筑立面以玻璃幕墙为主,表皮设计与实际功能不相匹配,造成较大经济浪费。
四公司设计管理研究院将玻璃幕墙优化为窗墙体系,在维持原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下,通过立面精细化设计为业主节省成本。
优化举措
在公共建筑的立面幕墙设计中,追求立面效果的同时,要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适应建筑的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
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动物饲养和实验,位于气候寒冷区,对空间照度的要求较低,而对建筑的保温性、稳定性、通风性等要求较高。
为了达到要求的性能,需要选择具有很好保温性能的玻璃幕墙材料,大大提升建设成本。将玻璃幕墙优化为窗墙体系,能够经济高效满足建筑稳定性、保温隔热性的需求,绿色节能的同时节约建设成本。
外立面沿用原方案竖向线条,搭配富有层次的材质,辅以模块化开窗形式,打造极具韵律感的立面效果,兼顾建筑的美观需求。
总结与展望
在以上建筑立面精细优化项目中,设计团队充分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业主的期望,在尊重建筑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提升。
在预算和工期限制下做出合理的设计决策,确保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在功能性与审美性之间寻找平衡点。设计团队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设计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设计服务,树立高品质建筑作品标杆。